九州著华章 互联谱新篇

在记者看来,神秘而又低调的野外台站,是那崇山峻岭中,或是大漠流沙里,抑或冰前浪边一抹“绝世而独立”的风景。

而在科学家的眼中,野外台站和实验室一样不可或缺。资源、环境、生态和农业等科学研究需要野外第一手的观测、试验科学数据,野外观测试验站是开展野外观测、试验、研究和示范的工作平台,是野外科学研究的基地。

对于地球科学和资源环境学科领域来说,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野外台站可以大致分为五类,一类是研究陆地表面各种生态系统如草地、森林生态系统等的研究站;一类是研究地磁等地球物理现象的观测站;一类是观测像大气雷暴等大气本底观测站;一类是观测海洋物理、海洋生物过程变化的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站;还有一类是对高寒、极端干旱、冻融、滑坡、泥石流、雹暴等诸多特殊环境与灾害进行野外监测与试验的研究站。

在条件极为恶劣的地方,因为国家需求,中科院一砖一瓦地建设科研根据地。“举个例子,沙坡头站在宁夏沙坡头这个地方,当时因为1958年包兰铁路要通车,要经过腾格里沙漠,没有防护措施,铁路将可能被沙地淹没,不能畅通行驶。我们中科院的研究人员思考怎么把沙子固定住。用了很简单的办法,就是用草方格,拿麦草弄成一米见方的草方格,结果包兰铁路一直畅通无阻,从来没有被风沙淹埋过。”中科院院士孙鸿烈等老一辈科学家从国家需求出发,发挥中科院的优势所在。

野外观测试验研究台站是获取和积累第一手科学数据的重要平台;基于观测和实验,有关科研人员还要进行分析、综合和模拟等等,开展深入研究,野外台站又是重要的研究基地;野外台站还需要对研究成果,如生态系统优化管理模式、退化生态系统重建技术、农业高新技术等进行示范,为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行前导性工作,因此野外台站往往又是重要的成果示范基地。

除此之外,野外台站还是国家资源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战略宏观决策的重要科学基础设施,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是科学普及、传播科学和文明的窗口。

自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45个中科院研究所先后建立了212个野外台站,主要分布在生态、环境、农业、海洋、地球物理、天文、空间、金属腐蚀等研究领域。其中,国家级野外台站47个,院级站40个,所级站99个,室(组)级站18个,合建和其他野外台站8个。

我国自然环境先天不足,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农业的水、土资源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不断下降。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定点观测研究外,更需要多个学科的综合研究。

以生态领域为例,1986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一次野外台站工作会议”上,科学家们就提出将一些野外观测站联合起来建成研究网络,形成整体效益。

“这个建议的提出为中科院发挥资源环境领域综合优势找到一条具体途径。”当年孙鸿烈是中科院分管资源环境的副院长,他告诉记者,“把中科院有关研究所已在各类生态系统类型上建立的29个观测试验站联合成研究网络,对进入网络的站实时规范化管理,执行统一的观测方法,采用统一的测试标准,使用统一的仪器设备,而且这些站要长期地、稳定地做下去,这一代未做完下一代要接着做。后来经过多次讨论将这个研究网络命名为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

目前,CERN由16个农田生态系统试验站、11个森林生态系统试验站、3个草地生态系统试验站、3个沙漠生态系统试验站、1个沼泽生态系统试验站、2个湖泊生态系统试验站、3个海洋生态系统试验站、1个城市生态站,以及水分、土壤、大气、生物、水域生态系统5个学科分中心和1个综合研究中心所组成。

“作为生态系统研究网,除了观测功能,还有科学研究功能。除此之外,每个地区都有特殊的生态问题,我们还要服务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不同阶段、地域的需求,及思想技术再组装,形成新的东西。各个台站还肩负推广相应的先进技术的职能。”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中心主任于贵瑞形容CERN是一个多种功能有机交织在一起的“万花筒”。

经过长期的努力,多个领域的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研究和试验示范的野外台站网络体系得到不断发展,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特殊环境与灾害监测网络、区域大气本底观测网络、地磁台链构成的野外观测研究体系,为我国的大气、海洋、固体地球、地理、环境、生态、宏观生物等多个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局外人看每一个野外台站,都经历过艰难的初创,坚定地守候。参与其中的科学家们却善于“苦中作乐”。

野外台站广大科技工作者长期以来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在远离城市的艰苦环境下开展工作,形成了“以站为家,甘于寂寞,艰苦创业,团结协作,科学严谨,善于创新,勇于开拓,无私奉献,长期坚持”的野外台站工作精神。

对中科院许多生态专业的研究生而言,最初的科研生涯始于CERN生态站。作为新生代生态工作者,中科院新疆生地所副研究员许皓对个人成长能和阜康荒漠生态系统生态研究站的发展交织在一起,觉得何其幸运又光荣。“我们的幸运与光荣就在于,我们的出发点是几代人通过艰苦卓绝的科研工作所铸就的基石;我们的前辈以开拓与创新为己任。”

几代野外台站人的成长也与中科院的发展交织在一起。60多年来,中科院野外台站在艰苦条件下开始创业,走过了一条从简陋到现代、由规模扩展到质量提高、从台站独立发展到多站联网的发展道路,如今已经形成覆盖全国各典型区域和类型、设施比较先进的野外台站网络,为国家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农业发展、减灾防灾、资源利用乃至基础设施建设和防护等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相关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培养造就了一批扎根祖国大地、具有献身精神、能吃苦善攻坚的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